創意產業讓成都更具國際競爭力

英國人約翰·霍金斯是一名活躍在世界創意、媒體和數位技術領域的經濟學家和進階咨詢顧問。1997年,英國政府聽從霍金斯的建議,開始扶持創意產業,霍金斯由此被稱作世界“創意產業之父”。他曾為包括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等30多個國家的政府制定過創意產業政策,并不斷對創意經濟的發展提出新的觀點和建議。在他看來,創意及創新產業將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未來發展中最重要的成長點之一。
  稱贊傳媒集團投身文化創意運營
  “我來過成都很多次了,最早一次大致可以追溯到30年前,可以說我親眼見證了成都這些年來發生著的驚人巨變。”甫一開場,霍金斯就拉近了和成都的距離。然后,他迅速切入主題:“縱觀中國的諸多城市,如果說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第一梯隊已經先行一步的話,那麼現在該輪到包括成都在內的第二梯隊厚積薄發的時候了。”在霍金斯眼裏,成都不但是中國西部的經濟中心,也是當之無愧的文化創意中心,東區音樂公園就是一個極佳的范例。因此,成都完全有實力在第二梯隊中發揮領頭作用,進而在充分彰顯自身特色的基礎上走出中國。
  電影《功夫熊貓2》風靡世界,其中大量成都元素的巧妙植入,讓成都近日獲選“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旅游行銷事件獎”。霍金斯顯然也是這部電影的忠實冬粉。“《功夫熊貓2》是一部很中國、很成都的電影,但同時又毫無疑問是國際性的,這說明成都在文化創意上蘊含著豐富資源和巨大潛力。”
  對于東區音樂公園,霍金斯也是贊不絕口。他認為,保留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永遠是對的,成都打造東區音樂公園,釋放出決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強有力信號。正如東區音樂公園那樣,文化創意產業并不一定需要多麼宏大的建筑,而恰恰需要定位精準、特色鮮明的相對較小的聚集據點。“此外,東區音樂公園也是傳媒集團投身文化創意運營的典型范例。”
  創意產業需要公平競爭市場
  霍金斯特別提到,如今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已經得到了極大擴充,不再僅僅是指文化和藝術,還包括設計、廣告、數位媒體,其輻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霍金斯介紹了其最新理論體系“創意生態”的三個基本原則,即所有人都需要創意、創意需要自由以及創意需要市場。他認為,創意產業的參與者需要把自己的想法推廣到社會和團隊當中,使其掌握管理創意的能力,而這種管理的過程則是通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同時,創意產業也十分需要一個公平、平等的市場,是與商品市場、制造業市場一樣,有著公平開發競爭的市場。
  對于目前創意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問題,霍金斯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創意經濟是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因為創意產業的基礎就是教育,創意需要人們不斷地去學習,而學習往往會拓寬人們的視野和閱歷,從而產生更好的想法。“我非常贊成把成都建設成為一個學習型城市,創意以及創新產業將會是這個城市未來非常重要的財產,可以讓成都更具國際競爭力。”
  SK集團大中華區進階副總裁、SK(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宰德透露
  SK將在成都打造國際文化創意港
  “我們充分看好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潛力,在成都,我們準備打造一個國際文化創意港!”在昨日論壇上,SK集團大中華區進階副總裁、SK(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成宰德,用一口流利的國語表達了SK集團對成都文化創意產業的看好,并同時透露將在成都東村投資文化創意產業。
  據成宰德介紹,結合成都“低碳環保理念、體現田園城市特質、引領綠色創意生活”及發展“傳媒產業、影音娛樂、動漫遊戲、文博藝術”等產業需求,他們將在成都東村打造的國際文化創意港將凸顯“平臺聚合化、內容全球化、技術套用化”的三大產業特色,同時還將包括“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品交易、產業鏈支援、基金支援、企業孵化支援、互動設施、引領流行時尚”在內的八大支援系統。與此同時,親近自然的綠色景觀,融入尖端IT技術的城市設計理念,將園區內的產業主題,與人們休閑娛樂的田園生活模式,進行了完美的融合。記者了解到,創意港將包括演藝娛樂、婚嫁、紅酒美食、現代藝術、數位內容、樂活、少兒文化、美容時尚八大主題。
  “國際文化創意港符合成都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有助于進一步發揮成都文化資源優勢。”成宰德還信心滿懷地表示,創意港會讓有“最中國”之稱的成都,成為展示中國歷史與未來魅力的視窗,讓成都成為將中國創意、人文、智慧、自然和藝術精神與世界融合的代表空間。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蘇志武
  構想在成都辦國際傳媒業博覽會
  中國傳媒大學作為第九屆亞洲傳媒論壇暨第三屆亞洲城市論壇的主辦方之一,本次論壇在成都的召開,被視為其與成都的一次成功握手。在中國傳媒大學校長蘇志武看來,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合作。“在成都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文化產業占據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我們也希望加入進來,共同推動成都文化產業的發展。”蘇志武表示,本次論壇僅僅是雙方牽手合作的一個起點,目前雙方已經在探討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領域和模式。他透露,讓論壇直接落戶成都的提議已納入議事日程,此外,還初步構想在成都舉辦國際傳媒產業博覽交易會,集中展示亞洲乃至全球的優質傳媒資源。“成都建設傳媒產業集聚區,需要營造一種氛圍,而舉辦國際性的博覽交易會,將有效吸引各種資源紛至沓來。”
  “成都是享譽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富集,同時又以"快城市,慢生活"著稱,這樣的土壤和環境十分適合發展文化產業。在我看來,發展文化產業一定得有抓手,而東區音樂公園和成都東村就扮演了重要的抓手角色。”蘇志武說,除了保持經濟較快發展和著力提升文化品位外,發展文化產業還得始終堅持“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城市信息空間的營造和拓展,有利于城市精神的凝練和升華,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傳播。
  成都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何冰作主旨發言
  成都傳媒: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助推城市形象提升
  作為國內首個集生產、體驗、消費、結算等音樂全產業鏈于一體的音樂主題商業園區,由成都傳媒集團主導打造的成都東區音樂公園不但贏得了廣大市民的歡迎,成為成都的又一張城市名片,也受到了“文化創意產業之父”霍金斯等業界專家的鐵定和褒獎。昨日,成都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編輯何冰從中國區域性傳媒集團的傳媒實踐出發,圍繞“傳媒與城市”這一論壇主題,同大家分享了成都傳媒集團在實踐操作中的做法和體會。
  東區音樂公園,是從單一媒體集團向文化傳媒集團轉型進程中的一號作品,是集團挺進復合文化產業領域、謀求快速做大做強的冰山一角
  “成都東區音樂公園,是成都傳媒集團在履行好媒體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從單一媒體集團向文化傳媒集團轉型進程中的一號作品,是集團策略發展思路之下、介入城市發展的必然產品。”何冰引用傳媒大亨默多克在中央黨校演講時的話說,“傳媒作為一項產業,幾乎處于所有不同市場的交叉點上,媒體的發展能夠強有力地激勵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見,傳媒是可以介入任何一種生產領域的平臺工具,媒體單位介入復合文化園區領域也就順理成章。
  因此,成都東區音樂公園創意萌動和最終落地,是集團依托傳媒核心競爭力,創新文化產業運營模式,打造復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是集團挺進復合文化產業領域、謀求快速做大做強的冰山一角。類似這樣的樓宇化、園區化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成都傳媒集團已經布局了10個,包括“大魔方”、“悅榕熊貓小鎮”、“世界美食嘉年華”、“創意成都”等一批類似的創意文化產業項目,組成了集團的復合創意文化產業集群方陣。
  傳媒集團介入文化產業領域,在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將改善集團收入結構和產業結構
  何冰說,隨著媒體集團的不斷發展,價值實現在往下游轉移,表現為利潤的主要來源不是核心產品,而來源于圍繞核心產品形成的相關衍生產品集群,兩者比重多在4:6,甚至是2:8。無論是國際發達的傳媒業,還是處于上升階段的中國傳媒業,都在很多方面呈現出“二八定律”。縱觀新聞集團、時代華納、路透社等國內外綜合媒體集團,其新聞內容產業的產值,在其總盤子裏最多不超過50%,絕大多數保持在20%左右。
  而在未來幾年,我們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和呈現,將為集團帶來上百億元的資源增值效益,這是古早媒體單憑報紙的發行量、網站的點擊率、電視的收視率所無法比擬的幾何級成長速度。
  傳媒集團介入文化產業領域,在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將改善集團收入結構和產業結構,為集團反哺傳媒主業、拓展新媒體提供了資金支撐。同時,園區豐富多彩的節會活動,為子媒體持續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為各單位提供更多參與文化產業合作、投資、獲利的重要渠道,提供一個個廣播電視、報紙和集團其他實體公司都能夠投身其中的全新舞臺。
  “傳媒機構不但可以介入復合文化產業園區這一新文化產業領域,而且可以在這一領域大展身手。”對于媒體機構涉足復合文化產業園區,何冰認為,傳媒集團強力介入復合創意文化產業項目具有必然性,符合國內外傳媒發展規律和潮流,也是當前媒體集團做大做強、實現策略轉型的現實路徑之一。
  發言摘登
  昨日下午,第九屆亞洲傳媒論壇暨第三屆亞洲城市論壇分別以“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國際傳媒集團的區域發展策略”、“傳媒讓城市更美好”、“城市形象的海外傳播”為主題,舉行了四個分論壇。在此,我們摘登部分精妙發言,以饗讀者。
  邁克爾·基恩(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創意產業與創新重點研究中心研究員):
  創意產業需要文化想象、創意創新,媒體集群是媒體城市的一個重要表現之一。比如國外的一些媒體集群倫敦的SOHO、迪拜的媒體城、BBC所在地英國的薩爾福德,它們都是這個城市發展媒體產業的堅實后盾。媒體集群給城市帶來的意義,不僅是知識的不斷供應,而且促進了媒體活動的不斷發展,也為投資者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彭健(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學者):
  我們具備了文化消費能力,但還沒有形成文化消費的習慣。文化需求本來就是一個潛在需求,需要通過商業模式的模式去創造需求和引導需求,通過這樣的模式來提升產品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從而真正提升文化消費和出口,文化產業從來不是以土地為生產核心要素,人才優勢才是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要素。
  余統浩(鳳凰衛視資深副總裁、鳳凰研究院執行院長):
  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全力提升,并為世界普遍接受和認同,是這個國家在經濟崛起之后又取得大國資格的必備條件。經濟的崛起、國力的強盛,需要文化道德如影隨形,也需要傳媒的倡導和推動。傳媒既是文化傳媒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推手。
  劉江(時尚傳媒集團總裁、《時尚》雜志社創辦人):
  媒體在數位時代,不僅要注重全球發展,更要注重區域發展的特色與策略。從古早媒體到全媒體的變革不是簡單的平移,更要進行全方位的進化和升華。作為媒體,本質三個字就是影響力。把我們的影響力做到最大化,用各種手段滲透到各種區域,在這種摸索當中產生新的盈利。
  鄭浩(北京金薔薇廣告有限公司CEO、紀錄片《中國交響詩》導演):
  各地電視臺都在播放城市廣告片,不管它做得好不好,起碼每個城市都在用電視的方向重新打造形象。這是影像的進步,是這個時代科技的進步,讓很多城市的領導者意識到用電視、電影宣傳一個城市,介紹一個城市。一個好的宣傳片應該選擇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媒介平臺,這樣才能把這個片子推廣出去,對一個城市來說,拍攝和推廣同等重要。
  本組稿件采寫 本報記者 李影 李曉帆 攝影 張全能 實習攝影 馬丁
  作者:李影 李曉帆 張全能 實習 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