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與《金陵十三釵》

《金陵十三釵》反映不錯。有人說這是繼《紅高粱》之后最好的“張藝謀作品”;還有人說,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萊塢”范兒的中國電影。
  為什麼?如果說當年馮小剛請來韓國特效團隊助力打造的《集結號》中“真實”、“殘酷”的戰爭場面曾把國人狠狠地“震撼”了一把,讓人在大銀幕上清楚地見證了國產大片國際合作的威力,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則從投資、演員、故事、特效、發行等各個方面向好萊塢看齊,按他的話說,“這部電影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國際大片”。
  看投資6億元人民幣,9400萬美元,要知道幾年前那個華麗得無以復加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也不過3.6億元人民幣的投資,即便9400萬美元這樣的數位只是好萊塢大片的入門級別,但這個門檻對于中國電影來說,仍可稱得上是極大手筆。
  看演員《金陵十三釵》聘請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克裏斯蒂安·貝爾,片中的“鬼子”也幾乎全由日籍演員擔任,除此之外它并不像以往國產大片那樣群星閃耀爭奇斗艷,除了這位請來的“蝙蝠俠”以外,幾乎都是新鮮的面孔,包括本片那位被某外媒評估為“像一個未出校門的大學女生”的女主角倪妮。這也符合另一個好電影的氣質,就是片子培養明星。要知道在接演《阿凡達》之前,薩姆·沃辛頓這個已經在好萊塢摸爬滾打好幾年的小伙子并不被大多觀眾所知。
  看故事不會講古一直是中國電影最大的頑疾。在經歷了《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等一系列的“摧殘”之后,當部分中國觀眾已經不太期望這位攝影出身的導演能講一個好故事的時候,《金陵十三釵》讓人看到了希望和中國電影的未來。故事對人性在歷史大背景下的真實描寫,在以往的中國大片裏也是少見的。正如張藝謀自己所說,“《金陵十三釵》改編后的本子,是我當導演20年來碰到的最好劇本,這樣一個本子捏在手裏,常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
  看特效《金陵十三釵》并非以戰爭為賣點,但本片的戰爭場面卻打造出了國產電影前所未有的質感與震撼。制作本片戰爭特效的喬斯·威廉姆斯團隊曾打造《拯救大兵瑞恩》、《血戰太平洋》、《兄弟連》等多部作品,在好萊塢享有盛名。而請來外國特效團隊并不僅僅是新技術的套用,對中國影人來說,更是難得的交流與學習的機會。據說,威廉姆斯團隊所帶來的第一個改變就是對過去國產戰爭戲拍攝流程的硬性升級。
  看發行與當初《英雄》時隔兩年才在北美上映不同,《金陵十三釵》幾乎是與中國同步上映,也是中國電影首次登入北美圣誕檔,在各大主流商業院線放映的《金陵十三釵》將持續到2012年。可以想象,這部全片英文對白幾占50%的中國電影,將與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更為貼近。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撰寫此文的同時,筆者重溫了1987年義大利導演貝爾納多·貝爾托魯齊執導的《末代皇帝》,該片曾是歷史上第一部獲準進入北京紫禁城實景拍攝的故事片。該片也是1988年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9項殊榮的大獎得主。曾經的《末代皇帝》也是一部合拍片,它擁有中國演員、中國場景、中國故事,但他所獲得的殊榮卻并不屬于中國影人。而今天國際范兒十足的《金陵十三釵》,在某些方面確有些《末代皇帝》的影子,無論它的奧斯卡之路去向如何,對中國電影來說,都是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