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談金陵十三釵創作初衷:讓世界記住南京大屠殺

《金陵十三釵》海報
  中廣網北京12月24日訊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第69屆金球獎公布各個獎項提名名單,其中張藝謀執導的新片《金陵十三釵》入圍最佳外語片提名。獲獎對張藝謀導演來說,并不是稀奇的事,但這次提名讓剛剛公映的影片更加受人關注。
  耗時四年、耗資六億,最新的影片裏完整的故事吸引了眾多觀眾走進電影院,張導恐怕一定要感謝小說的作者兼電影編劇之一的嚴歌苓。對于這部電影,有著多重身份的嚴歌苓將作何評估呢?
  嚴歌苓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電影《梅蘭芳》時她身為第一編劇,卻沒參加過一次公開的宣傳活動。這次作為《金陵十三釵》的編劇之一,她不僅多次出現在電影的宣傳活動上,甚至還極為配合地走了紅地毯,與眾人分享她與電影的情緣。
  嚴歌苓:我覺得每個電影,從小說被搬上熒幕,鐵定都是要獲得一個新的生命的。如果是真的照小說拍,鐵定不行了,那麼張藝謀導演以他這種視覺感覺給了這個小說一個視覺的新生命,我覺得是非常有力量的。我看完以后很震撼,而且我覺得特別像看一個完全陌生的作品一樣。
  寫小說是嚴歌苓最喜歡的事情,但將小說改編為電影,在她看裏“很像跳舞。”當“舞伴”很優秀時,她才能夠翩翩起舞。張藝謀說: “《金陵十三釵》改編后的本子,是我當導演20年來碰到的最好劇本,這樣一個本子捏在手裏,我常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嚴歌苓則回應,“我的用場是給電影來點女人香,給電影燙了頭發,蹬上了高跟鞋。”
  嚴歌苓:我覺得改得最好的就是把這個神父變成一個假的神父,所有進入到這個教堂的人,實際上他都是來避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戰爭是每個人扮演起了他們原來并沒有扮演的角色。比如說這個落荒而逃的,或者這個是小混混式的一個美國人,進入了這個教堂,他就忽然發現,這身教袍能夠保護孩子們,所以他就披了上這個教袍。然后,由于戰爭,由于這種極致環境,把他從一個人變成了另一個人。
  第一次看《金陵十三釵》,熒幕上的畫面讓嚴歌苓震驚:螢幕上展現的是完全新鮮的,甚至她不敢相認的生命!影片的豐美和慘烈,深度和力量,讓她完全忘記自己跟這個藝術生命體還有什麼關系。所有她以為自己事先預知的故事轉折,都給她冷不防的震撼。
  當她感覺到臉上有眼淚的時候,淚水已經冷在了腮上。她說寫這部小說的目的并非只留給世人慘烈的印記,而是想以小說的形式讓世界記住南京大屠殺,而她,也只是做了一個華人小說家能為國家做的事情。
  嚴歌苓:人性還是有希望的。在這種極致狀態下,人性最終被煥發出來的那一點點善良,有的時候可能在和平年代,可能就被永遠永遠的沉睡了,沉睡在你的本性裏。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